十大專項行動破解深圳最大發展瓶頸
深圳當前和未來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缺少空間。日前深圳市“拓展空間保障發展”十大專項行動動員會召開。按照行動計劃,到2020年,全市將盤活釋放建設用地不少于50平方公里,減少不少于2億平方米的違法建筑面積。
深圳最大發展瓶頸是什么?昨日上午,馬興瑞表示,“深圳當前和未來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缺少空間。”
那么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呢?十大專項行動定下“鐵任務”。這十項專項行動包括:集中開展違法建設整治、土地整備、重大產業項目用地保障、政府儲備用地清理、建設用地清退、城市更新、地籍調查和土地總登記等。
十大專項行動破解深圳最大發展瓶頸
深圳十大專項行動
“深圳當前和未來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缺少空間。”馬興瑞表示,拓展城市發展空間,意義十分重大,這既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重要舉措,也是推動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不斷增創新優勢、邁上新臺階的必然要求。
深圳市“拓展空間保障發展”十大專項行動動員會昨日召開。按照行動計劃,我市將集中開展違法建設整治、土地整備、重大產業項目用地保障、政府儲備用地清理、建設用地清退、城市更新、地籍調查和土地總登記等十大專項行動。
到2020年,全市將盤活釋放建設用地不少于50平方公里,減少不少于2億平方米的違法建筑面積,基本完成地籍調查和土地登記工作。其中,2016年盤活釋放出不少于15平方公里的土地,減少不少于1000萬平方米的違法建筑面積。
馬興瑞強調,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以“五大發展理念”為引領,加大改革力度,真正做好強區放權,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,加快推進違法建筑整治、土地整備、儲備土地清理和城市更新等工作,科學盤活、高效整合土地資源,全力實現“十大專項行動”各項目標。同時,積極做好專項行動宣傳,把黨委政府的意圖和政策法規向群眾講明白,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。
十大專項行動破解深圳最大發展瓶頸
5年內,減少違法建筑面積不少于2億平方米
十大專項行動中,有關整治違法建筑的共有四項,分別為全面管治專項行動、疏導專項行動、斷根專項行動、非法銷售監管專項行動。當前,我市違法建筑約有4.28億平方米,既嚴重侵占城市空間,又對城市公共安全造成極大影響,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最大“毒瘤”。在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下,去年我市基本實現了違建零增長,查違形勢出現根本性好轉。
零增量后,要實現負增長。根據《十大專項行動任務分解表》,2016年6月底前,全市違法建筑銷售情況須分類建立臺賬;10月底前,須完成違法建筑重大、危急安全隱患的整治;到年底,全市違法建筑存量要減少1000平方米。5年內,全市違法建筑存量要減少50%左右,即不低于2億平方米,同時完成全市29.28平方公里未完善征轉手續的空地的盤活利用。
到2017年底,全市土地整備利益統籌試點項目面積不低于27.83平方公里
據了解,我市土地問題不僅面臨數量難以為繼的困境,還存在很多歷史遺留問題,產權關系復雜,土地零星難以利用,導致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落地難。土地整備專項行動提出明確目標,到2017年底,全市各區制定并上報的土地整備利益統籌試點面積須不低于27.83平方公里。我市土地整備將按照從突擊向常態,從被動向主動,從零星到整片轉變的思路,依托專項行動,為城市發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,實現政府、社區和市民的多方共贏。
同時,各區、各部門還將加大公共基礎設施、重大民生工程項目涉及的房屋征收工作,確保各項重點工程順利推進。
兩年內釋放34塊大型產業用地,保障重大產業項目落地
一直以來,我市產業用地需求旺盛,隨著社會經濟發展,供需矛盾與日俱增,很多優質產業項目難以落地。為此,十大專項行動中特別列入“重大產業項目用地保障專項行動”,要求通過綜合施策,務必在年底前形成5平方公里左右的大型產業用地有效供應,兩年內完成全部34塊大型產業用地的清理和整備,確保馬上可用,為我市下一步重大產業項目落地提供可靠保障。
用3年時間完成11.15平方公里政府儲備土地清理
經統計,目前在庫管理的政府儲備土地中涉及權屬爭議、違法占用等問題的約11.15平方公里。會議要求,各區、各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,直面問題,不等不拖,分類解決:對于權屬清晰但被違法占用的,要重點通過執法清理,在年底之前徹底清理干凈;對于涉及權屬爭議的,按照輕重緩急逐年通過土地整備進行解決,確保2018年前全面完成。
城市更新,5年內完成用地供應12.5平方公里
市委市政府已明確,“十三五”期間全市完成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項目用地供應12.5平方公里,其中2016年完成2.2平方公里。為完成目標,市規劃國土委已主動改革,把更新項目由計劃報審到簽訂用地合同的審批時限壓縮近一半。會議要求各區也要在精簡審批上下功夫,切實提速提效。同時,為保障產業空間,“十三五”期間全市還要完成舊工業區綜合整治建筑面積500萬平方米。
全面清查土地資源,真正摸清空間“家底”
與此同時,我市還將強力推進針對全市土地資源的全面清查。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基本農田、儲備土地、機關事業用地、國有企業用地,以及未完善征轉手續未建設潛力用地的地籍調查和土地登記工作,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全市土地的地籍調查和土地登記工作,真正摸清土地資源的“家底”,為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、有效解決土地問題提供有力保障,夯實城市管理治理基石。
市領導楊洪主持動員會并在會上作專項行動具體部署。市領導郭永航、劉恩、徐友軍出席會議。寶安區、龍崗區政府和光明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在會上作了表態發言。
信息首發:十大專項行動破解深圳最大發展瓶頸